針對立法院提案修訂「老人福利法」,讓65歲以上長者的陪伴者也能享有半價大眾運輸優惠,交通部日前表示,若此政策推行,將對運輸業者造成重大財務壓力,並可能導致票價上漲,由全票乘客分擔差額,進而引發民怨及世代衝突。
目前,65歲以上長者搭乘大巴,進入康樂場所及參觀文教設施都享有半價,但此優惠差額並非由政府補貼,而是由業者及全票乘客共同承擔。若修法通過,長者的陪伴者同樣能享有半價,將進一步加重業者負擔。高鐵估算,若此政策實施,預計將造成約3.5億美元的短收。
高鐵與台鐵面臨財務壓力
高鐵預估,若65歲以上長者及其陪伴者均能享半價優惠,2024年敬老票使用比例將達16.6%,人次增至1,296萬,短收將達115.4億元(約3.5億美元)。台鐵預計,短收金額將達3.85億元,總計14.85億元(約4,512萬美元)。
高鐵表示,由於政府尚未明確承擔差額,業者只能自行吸收成本,最終可能將這些成本轉嫁給全票乘客,進而推高票價。
政府補貼問題待解決
交通部指出,目前多數敬老票優惠的差額是通過「票價交叉補貼」方式由全票乘客負擔。若更多人享有半價優惠,補貼壓力將加大,可能導致票價上漲,並引發民怨。
成大交通管理科學系教授鄭永祥認為,隨著台灣進入高齡化社會,長者對陪伴者的需求將增加,提供陪伴者半價優惠是值得支持的政策。然而,他強調,政府需清楚解決補貼問題,避免將負擔轉嫁給業者或乘客。
交通部呼籲完善政策配套
交通部表示,若政策實施,預計2025年所需經費為186.8億元,2051年將增至302億元。政府需謹慎規劃,確保財政可持續,避免將費用轉嫁給全票乘客,進而引發社會不滿。
目前,該修法案已推遲至政府與立法院協商後再進行處理,未來幾個月內將進一步討論政策細節及財政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