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日本於重陽節剛過,全球高齡化問題再次引起關注。根據國家發展委員會(國發會)發布的最新報告,台灣自2025年起將正式邁入超高齡社會,65歲以上人口比例預計超過20%。更令人震驚的是,若未來每位婦女只生育一名子女,台灣總人口將在2070年前減少至1497萬人,這一數字無疑將對台灣的社會與經濟結構造成深遠影響。
生育意願低迷
在當前經濟環境下,台灣人對生育的恐懼感加劇。調查顯示,許多人認為生小孩的負擔比外部威脅還要可怕。這一現象不僅限於台灣,全球多數發展國家,如日本、德國、法國和南韓等,均面臨類似挑戰。高學歷、高收入的家庭更傾向於選擇少生或不生,因為他們更加追求生活品質和個人自由。
養育成本驚人
根據過去的報導,養育一名孩子到完成大學學業的最低成本高達203萬元,這在經歷通貨膨脹後只會進一步上升。許多家庭若要維持正常養育模式,年均教育支出需控制在收入的5-15%之間,這意味著年收入需在60萬元至246萬元之間。這樣一來,月薪低於5萬元的家庭在面對子女教育與生活開支時,無疑只能寄望於養育資優生。
房價壓力加劇
除了教育開支,房價的高漲也使得年輕家庭不堪重負。專家指出,房貸支出應控制在收入的三分之一,這對於有小孩的家庭尤其重要。以台北為例,若要購置一間25坪的兩房公寓,最低底線可能需要1250萬元。這樣的支出意味著,至少需有月薪9.6萬元才能負擔房貸。根據主計處的資料,只有金融業和電力燃氣供應等少數行業的薪資水平達到這一標準。
薪資成長乏力
雖然政府已連續九年調高基本工資,實際上卻對大部分家庭的影響有限。根據國泰金的調查,有近61%的人認為未來半年薪資不會變動。這也導致了對於經濟未來的悲觀預期,尤其是在需要負擔教育和住房的家庭中,基本工資的提升並不能直接轉化為可支配收入的增長。
結語
在財務壓力的重壓下,台灣的生育意願日益低迷,這不僅影響了家庭的未來,也對國家整體的人口結構和經濟發展造成隱憂。如何調整政策以減輕家庭負擔,提升生育意願,將是未來政府需要面對的重要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