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通訊技術重大突破!首顆國產高空氣球應用於災難應變,開啟未來通訊新時代

在數位發展部於台東鹿野高台舉辦的「高空通訊平台升空測試與展示」活動中,儘管受潭美颱風影響,升空計畫未能如願,但台灣首顆繫留型高空氣球的展示無疑成為焦點,標誌著我國通訊技術的一次重大突破。

突破性技術:高空氣球助力通訊韌性

這顆高空氣球搭載了先進的通訊模組和工研院研發的氫燃料電池供電系統,能夠攀升至800公尺的高度,並提供高達380平方公里的網路覆蓋。這項創新技術專為應對天災及戰時緊急情況而設計,旨在確保通訊不受中斷,提升社會的通訊韌性。數位發展部長黃彥男強調,這顆氣球代表了台灣在應變能力上的顯著進步。

經濟新動能:通訊技術創造無限商機

根據財團法人電信技術中心(TTC)執行長林輝堂的分析,台灣的行動通訊系統已相當成熟,這次高空通訊平台將通訊設備置於無人機、高空氣球等新型載具上,不僅克服地形限制,還能提供更高效、低延遲的訊號中繼。這項技術突破不僅提升了台灣在全球通訊市場的競爭力,更將吸引外資,推動經濟持續成長。

國際舞台:高空通訊平台的多樣化發展

在國際上,高空通訊平台主要有無人機、繫留型高空氣球和高空飛船三大類型。由於繫留型高空氣球的技術較為成熟,且具備較大的載重及長時間運行的優勢,數位發展部選擇此方向切入,展示了台灣在通訊技術創新上的雄心與潛力。

未來展望:應用潛力無限的高空通訊

活動中還模擬了災害情境下的通訊中斷與恢復過程,透過高空氣球提供的臨時訊號,結合無人機進行受困民眾的搜救,展現了高空通訊平台的實際應用成效。這項創新技術將持續為台灣的通訊領域開拓新局面,並在未來市場中發揮不可忽視的經濟價值與戰略意義。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