債券ETF還能放嗎?資深投資達人4個理由揭露真相,分享避險解套指南

近期不少投資人問:「債券ETF還能繼續持有嗎?」在面對市場起伏的投資難題中,對於債券投資的前景,這裡有4個專家提供的觀點,幫助大家理性評估。

1. 通膨回不去,收益難提升  

過去我們曾享受低通膨帶來的穩定收益,但如今通膨處於高位,短期內難以回到過去低點。債券收益在此環境下受壓,導致整體漲幅受限。

2. 美國赤字與債務壓力 

美國的財政赤字日益嚴重,未來可能還會發行更多債券來籌集資金。市場上供應增加,而需求減少,自然壓制了債券價格。

3. QE退場,需求減少  

在量化寬鬆(QE)時期,央行是主要的買家,推高了債券價格。如今QE不再,市場失去了這股主要買盤,少了支撐力,債券價格自然難以上漲。

4. 台幣可能升值

對台灣投資人而言,台幣若升值,持有外幣計價的債券ETF可能面臨匯兌損失,這讓收益再度打折扣。

債券雖有固定收益,但對追求價差的人來說,股市或許更值得考慮。正如許多投資專家指出:「若想靠債券獲利,更多時候只是浪費時間,不如考慮像台積電成分股的ETF,例如00692、00935等,讓資金得到更高效運用。」

現階段該選擇股票還是債券?

不少高股息股票型ETF今年年化收益超過10%,如00918,不僅持續漲勢還配息,可謂債券的絕佳替代品。若投資目標是增值,這類高股息ETF也許更符合預期。

資金效率:現時選股勝過買債

目前來看,台股進入新一波上升趨勢,股市成長潛力較大,債券相對固定的收益反而顯得低效。如果只是想追求「安心」的投資,則可能要考慮自身投資目標。正如投資名言:「船停靠碼頭最安全,但那不是造船的目的。」

總結:用對的產品達成投資目標

在不確定的市場中,避險的重點不在於擁有穩定的債息,而在於資金的有效利用。債券ETF短期內表現不佳的可能性仍高,與其持有,不如將資金配置在增值潛力更高的股票型ETF上,借此讓投資更有效率。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