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貶值應對關稅壓力 或對新台幣及亞洲貨幣帶來衝擊

國泰世華首席經濟學家林啟超在12日的台北經濟論壇上發表重要觀點,指出中國大陸可能通過人民幣貶值應對川普時期的關稅壓力,這將對新台幣及與中國經濟緊密相連的國家如台灣、越南、日本、韓國等貨幣造成影響。

美中科技戰成全球競爭核心

在論壇中,林啟超指出,美中科技戰及AI創新應用將成為全球經濟競爭的核心。美國在對中國半導體制裁方面已取得初步成效,並進一步推出“AI曼哈頓計畫”掌控全球關鍵技術,這些變化將直接影響全球供應鏈,並對台灣等國家經濟環境帶來挑戰。

中國應對科技封鎖的策略

他分析稱,中國大陸為應對美國的科技封鎖,已採取多項策略,包括加強半導體自製、推動能源進口多元化,以及強化人民幣在國際貿易中的使用,尤其在石油交易中增加人民幣結算,這對美元地位構成威脅。

台灣面臨雙重挑戰

林啟超還指出,台灣目前面臨兩大挑戰:一是台幣貶值壓力,二是縮小與美國的貿易順差。他強調,台灣央行將面臨重要挑戰,如何調整外匯政策,應對人民幣貶值帶來的競爭性貶值壓力,將成為未來的關鍵議題。

人民幣貶值可能引發亞洲貨幣競貶

他表示,“如果美國降息,亞洲貨幣理論上會升值,但如果人民幣貶值,將可能引發亞洲各國貨幣的競爭性貶值,台灣也需密切關注相關市場動態。”

此次論壇的討論聚焦於美中科技戰及其對全球經濟的深遠影響,並分析了AI技術的創新應用如何在此環境下發展,成為未來的經濟引擎。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